close

undefined


(原先打在臉書上的,想說留個紀錄就放到部落格來了,是說我的旅遊日誌都長草已久了啊)

非常好看。

每次遇到我覺得非常好看的片子都沒辦法好好陳述,Steve Jobs也是,總是寫一寫就停下來了,覺得需要更多的資料和沈澱,才能透析出心裡的感受,接著就停滯了。好比戀愛,很多時候「為什麼喜歡上了?」總是找不到答案的,在摸索著答案的同時,感受更強烈,但詞語卻漸漸模糊,接著就再也找不到到適當的詞彙陳述。所以我總是很羨慕和嫉妒那些能好好陳述的人,至今我也只有針對《刺客聶影娘》能做到這點,而且可能還不夠全面。
(我對這種自卑情懷的用詞倒是都能精準拿捏呢~)

只能試著寫寫看。

故事的開端源自環球報的主編換血,但卻沒有著墨太多於這位主編身上,他只是個引子,將沈寂已久的神父性侵案再度拉上檯面。本片意外地並沒有讓這位主編成為故事的主要著力點,就算他集所有主要角色的特色於一身:新官上任、會被當地居民排斥的外來者等等,但編劇並沒有為他「加冕」,反而讓他成為如同空氣般的存在,重要但無聲,不奪走故事的主角焦點小組及其所進行的調查的風采,卻仍然佔有舉足輕重的輔佐地位,而Liev Schreiber亦將這樣的角色演得很傳神:沒什麼情緒起伏,卻展現了擔保焦點小組調查不被地方教團打壓的氣勢。

通常這類調查報導事件的電影都會將記者英和報社英雄化,但本片並沒有這樣做,反而在環球報記者們越深入挖掘內幕的同時,越發凸顯他們這個當地報社,亦是整個地方「體系」的一環。如同Mitchell Garabedian所說「如果養育孩子需要整個社區的努力,那麼霸凌孩子亦是」,環球報和當地社區一樣,在受害者們向其呼救時,漠視了他們,而這種漠視是沒來由的,這種縱容是無法探究根源的,因為工作就這樣過了,生活就這樣過了,你問Robby他為什麼現在才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,為什麼突然有正義感了?他不會知道的,體系的影響力不但無邊,亦無聲,它所帶來的麻木感如同黑暗,在你還沒意識到的時候,就徹底被吞噬了。

在片中,並沒有任何人為這篇驚世報導的出刊感到正義被伸張,「伸張正義」在本片看來是非常可笑的,性侵仍然持續發生,從未停止,在體系中是毫無正義可言的,記者們做的,也只是試圖撼動體系,所以我們在片中聽不到任何戲劇性的配樂,甚至配樂亦不多,如此才能好好同記者們傾聽龐大體系中每一個人的陳述。本片未「還原」任何該新聞事件的真實情況,只用記者們找到的資訊、訪問、律師曖昧的態度、地方有力人士的告誡、報社過去對這個新聞事件的無視,用這些二手資訊重現整個體系無邊的影響力,而這樣的影響力就足以讓人恐懼,尤其當Robby坦承多年前他負責的報紙其實經手過這個新聞事件時,那句「I know」無疑為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核心概念下了最好註解:體系使你平庸,體系使你漠然,體系將你的知情變得毫不知情。

一開始對這部片並不感興趣,因為看過太多調查式報導的電影,尤其是以神職人員性侵孩童為主題的新聞事件,但本片太令我驚豔,非常真實的重現了記者們的調查過程,沒有好萊塢式的說教過程和大道理,最多就是由Stanley Tucci飾演的Mitchell Garabedian忿忿不平地逐步對Mike Rezendes透露他手邊有關整個性侵事件的資料以及他過去的努力,而這樣的方式也是非常迂迴的,毫不煽情,他在一開始甚至不願意協助調查,不願意二度揭開這個已經結痂的世紀傷疤,因為他是體系內唯一清醒的人,他太明白體系的荒謬與瞞天的掩蓋能力,這令他痛苦,這種伴隨憤怒而來的痛苦久而久之會變成一種慣性,而本片也只有在藉由Mike Rezendes慢慢消去Mitchell Garabedian由慣性築起的心防,並伴隨著聽者同時亦是調查者Mike Rezendes在知悉真相後的怒吼,才隱隱透露出些許憤怒的情緒,我喜歡這樣不戲劇性的陳述方式,讓觀眾同記者們去調查受,同波士頓的居民們去感受,這樣的手法最後帶來的震驚、無奈和憤怒等情緒,是最真實不過的。

另外,不得不說這次的選角好棒,每個演員都恰如其分,最愛Mark Ruffalo的演出,把那種有點神經質(好對啦我就是喜歡小神經質的角色)、工作狂、獨行者又衝動的記者性格演得很活,每次看他的演技又更多元了。最後要說的是,對我來說奧斯卡這次最佳影片的判斷毫無失誤,更沒有台灣媒體所謂的「爆冷」,本片實至名歸。(不過間諜橋、愛在他鄉、絕地救援和不存在的房間我是還沒看過就是了)

arrow
arrow

    Liz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